學而讀經班
經典教育
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
讀經的好處
-
口語、聽讀訓練
-
識字能力
-
專注力
-
記憶力培養
學齡前
國小
-
品格教育啟蒙
-
擴展字詞量、唐詩論語等經典章句,提升寫作能力等
素養教育其實就是家庭教育的延伸,楊定一博士:只要孩子能專注且安靜身心就能發揮潛力
「素養教育」很大的成分,是「家庭教育」養成的再延伸。那我們該如何在家庭中落實「素養教育」?我覺得父母可以思考,傳承家庭的內涵是一個重要的項目,那內涵會是什麼?文化的智慧是其中的一項重點。
文章來源:未來親子學習平台 2019-11-07
素養的起點:
生活可以很經典
新課綱的推行,讓「素養教育」成為許多報章媒體熱門的討論話題,在探討素養教育的同時,大部分的焦點似乎都放在學校,但是如果回到思考素養教育的核心,這些能力無論是自我精進、解決問題、創新應變、溝通表達、美感素養、道德實踐、人際關係、多元文化,很多都是從家庭開始、以家庭為核心--而「家庭」如何在這一波「翻轉教育」的浪潮中,能兼顧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「幫手」與「推手」的角色,真的是一大考驗。 既然「素養教育」很大的成分,是「家庭教育」養成的再延伸。那我們該如何在家庭中落實「素養教育」?我覺得父母可以思考,傳承家庭的內涵是一個重要的項目,那內涵會是什麼?文化的智慧是其中的一項重點,雖然現在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,東方世界也大量西化,但別忘了傳統經文中,其實也蘊含著相同的重要素材,有其異曲同工之處。
素養教育是為了讓孩子自己更有能力選擇未來,不管是遇到任何困境或阻礙,都具有其最終解決的能力。
素養的根基也往往來自家的孕蘊些傳承中,自然而然帶給孩子無形能運用在生活上的觀念和價值,也能成為日後為人處事準則。
預防醫學專家楊定一博士曾說:
讀經時,腦波如一道巨大的雷射光波,代表著深層的紓解與冥想,是讓大腦發揮創意的必要條件。楊博士曾做過實驗,發現讀經的兒童,腦波會從浮躁的β波變成緩慢的α波,這正是靜坐時會出現的頻率。他也發現: 朗誦古書能安定兒童的心靈,甚至提升數理能力;只要能專注且安靜身心就能發揮潛力,課業自然有進步。
加拿大滑鐵盧大學(University of Waterloo)曾進行研究發現,大聲朗讀出文本內容能幫助文字和內容的長期記憶。此項研究共有 95 名參與者,測試了 4 種讀取文字資訊的方式:包括:
1.無聲閱讀
2.聽另外一個人閱讀
3.聽自己朗讀的錄音以及同步大聲朗讀,
結果顯示大聲朗讀的生產效率最高,能夠帶來最好的記憶效果,其次為聽自己的錄音,再其次聽另一個人的聲音,最差的為無聲閱讀。
孩子小時候朗讀經文,了解內容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,主要是讓這些經典的內容,透過穩定的音頻,不僅穩定了孩子的心;更穩定地注入了孩子腦中的記憶槽,透過時間的醞釀、生命經驗的灌溉。
當孩子的前額葉發育成熟的那一刻,孩子明白了經典的道理,並將這早已內化能力體現在生活中,而這不就是素養教育最精萃的價值嗎?
讀經,讓孩子和智者心靈溝通
讀經可以讓古聖先賢的智慧直接和孩子的心靈溝通,幫孩子成為一個感恩、慈悲且充滿服務心的完整個體。
01
問:多年來您花了不少心思在推廣「兒童讀經」,為何您如此重視這個項目?
孩子是我們最重大的責任,他們的學習與成長只有一次,我們不僅要滿足他們身體上的成長需求,且應該採用各種方式幫助他們發展創意潛能(creativity potential),充分體會道德與智慧,並建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與人生方向。要達到這目標並不容易,需要父母和孩子完全的投入與配合,並以開放的心胸採納種種最先進且有效的方法。而誦讀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,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。
02
您在美國成立「兒童聯盟」,目的就是為了推廣讀經嗎?可否介紹這個組織?
讀經只是推廣的項目之一。我們有幾位志同道合的醫師朋友及教育專家,希望提供家長一個與現行課程不同的新選擇,在一九九九年一同成立了「兒童聯盟」。 當時為了兒童的教育問題,我們曾多次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,向國會議員陳述電動玩具與速食對兒童健康的影響。此外,過度重視分數和競爭的教育體制也是我們建議改善的目標。 令人安慰的是,這些年由於世界各地有許多家長都認同我們的理念,所推動的讀經活動巳有超過一千萬名小朋友參與。
03
讀經是屬於宗教性的活動嗎?
讀經與宗教無關 讀經和任何宗教都無關,但有趣的是也離不開宗教。讀經的目的是讓古聖先賢的智慧直接和孩子的心靈溝通,而各宗教流傳下來的經典如佛經、聖經或道經,都是人類最珍貴的文化起源,蘊含了最高的道德標準與智慧,是值得推薦的教材。
04
可否進一步介紹其他教材及朗誦的方式呢?
根據我們過去的經驗,除了各宗教的經典外,亞洲的學童可以朗誦《大學》、《論語》、老莊、《孟子》、唐詩或《易經》等等;歐美的學童可以讀莎士比亞、布雷克(William Blake)、渥茲華斯(William Wordsworth)、金恩博士的〈I have a dream〉或人權宣言〈Bill of Rights〉等優美的創作。 朗誦的方式簡單易行,每天只需二十至三十分鐘,毋需強迫死背或理解,重要的是活潑愉悅地誦讀,也可以用唱兒歌或遊戲的方式,讓孩子在快樂的氣氛下自然熟讀。這種教學方式強調「正向鼓勵」(positive reinforcement),每次誦讀後,可以用榮譽貼紙或其他鼓勵方式來肯定小朋友的表現,讓他們從中獲得成就感。在重覆的誦讀中自然地記住內容,無形中幫助發展記憶力、發音技巧與表達能力,並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。
05
即使不要求背誦,對記憶力也有幫助嗎?
我們觀察到孩子誦讀十至十五次後,即可輕易的將內容記憶下來。其實幼童有極佳的記憶力,在七歲時達到巔峰,七歲後開始發展理解力或分析力。如果不善加利用,他們會把絕佳的記憶力運用在記住電動玩具或其他瑣碎的事。在孩子可以快速儲存資訊的時期,如果能吸收聖賢的思想與智慧,這幫助是終生受用的。
06
如果不加以說明,這些經典對孩子而言會不會太艱澀?
智者直接和孩子對話 現今的教學方式常強調要先理解文義(contextual meaning),其實這觀念是成人為學童設下的限制。幼童的發展本來就是先記憶而後理解,太早強迫他們理解或使用分析的技巧,反而造成學習的負擔與壓力。且在闡釋文義時,也可能加入了成人主觀(甚至不正確)的理解或觀感。 讀經最不可思議的效果,在於讓智者直接和學童對話,引領他們真實面對生命中的順境或逆境,在不同階段的成長過程中,這些智慧的話語都將帶來不同的啟發。
07
那幾歲的孩子可以開始讀經呢?
其實二、三歲就可以開始了,在三至十三歲是記憶力的黃金時期,但更年長的孩子也適合讀經。透過簡易的誦讀方式,我們不僅看到孩子行為舉止的改善,記憶力、數理或其他學科的表現也有顯著的進步,醫學上更證明讀經能幫助孩子專注沉穩。 當兒童醒著的腦波是介於十二~三十赫茲的β波(β rhythm),讀經時腦電波(EEG)變化則類似靜坐的反應,腦波會減緩成介於八~十二赫茲的α波(α rhythm),甚至可以達到全身頻率完全同步的「合一性」(Coherence)。 我過去注意到,凡是要發揮最高的創造力(不論是藝術、科學、數學或其他領域),都離不開這和諧的合一性境界,這也是多年靜坐工夫才能帶來的腦波轉變。換句話說,讀經就如同是動態的靜坐(moving meditation)。 但最重要的,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感恩、慈悲且充滿服務心的完整個體,相信這也是為人父母所樂見的。